2010德國法蘭克福樂器展




德國,就同一般人的苛板印象,單調、一絲不苟、嚴謹、效率。

我想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我和世國決定要去德國參加2010年的法蘭克福樂器展時,對於德國並無太大的興趣。翻了翻旅遊書,不論是柏林、慕尼黑還是著名的天鵝堡,總讓我們猶豫,也或許我們仍太留戀3年前去過的巴黎,炫麗迷人的色彩,就這樣輕易的蓋過我們"以為"的"單調德國"。
不過,我們真的很幸運,我在網路上找到了遠嫁到德國法蘭克福的台灣人--Alice,更巧的是,她也是宜蘭人,就好像是他鄉遇故知般,她對我們非常的好,透過她這位德國媳婦,讓我們在短短的8天內,認識了我們沒法從旅遊書上了解的德國,也或許是透過Alice,我們更輕易的接近德國這個國家。

好吧,回到正題,我來介紹一下這趟到法蘭克福的重點--2010樂器展(Frankfurt messe)

很大,真的很大,走到腳快斷掉.....

第一次參加樂器展是上海的樂器展,那個時候就有點被嚇到了,因為真的很大,也覺得世界真的很大,心裡一直覺得台灣真的應該重視這一類的發展。但相較於上海的"中國式"的展會,歐洲的展會顯得更進化,更文明,但我必須說的是,不論是哪一個展會,他們的"廁所"都很乾淨,這真的很難得,因為人超多的,要是台灣的話,一定慘不忍睹...



試琴中的世國
短短的4天內,世國試了超多琴,聽到最後一天時,我真的快覺得每一把琴都長得一樣,聽起來也一樣了....


義大利Cremona的女製琴家--Hildegard Dodel
世國很喜歡她的琴,她真的是一位超有個性的Maker



也是義大利Cremona的製琴家們--Andrea Schudtz 和 Diego
很有趣的兩個義大利人。












德國製琴家
德國琴呢,就跟德國人一樣,非常的"標準",連價錢都很"標準"....















琴盒中的LV,識貨的人都知道,義大利Riboni是每個愛提琴都想買一個來用的琴盒
義大利手工琴盒,質感超好,我們才背兩個到台灣的琴盒,就被黃瀚民老師給"看中意"了,沒了..
家族企業,老爸和兒子,真材實料的商品。



這是我們每天結束後的景象,看起來好像是傍晚,其實已經接近7點了,我們要離開德國的前一天還給我們碰上"日光節約日",一早8點起來,莫名其妙就變成9點...有點被騙的感覺。
來德國參展的心得及想法都有不少的改變,在這裡沒有如菜市場般的喊價(我是指以參展的歐洲國家而言),很多歐洲展商給我們一種實在的交易經驗,就如同當我們像一位德國展商要求日後合作的產品品質時,他只回答我們一句「我是德國人!」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