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音樂會【TSO】英雄,如是說……




演出時間: 1/26  19:30
演出地點: 新竹演藝廳
入場方式:索票入場(1/19起索票
演出人員:指揮/尼可萊阿雷席夫 鋼琴/劉孟捷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02)2578-6731 

英雄,總是樂於接受挑戰。 
在逆境之中,英雄所展現的氣度,萬夫莫敵。 
當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 
以五大鋼琴協奏曲,宣示自己戰勝命運的喜悅。 
今年,旅美鋼琴家劉孟捷, 
戰勝病魔,重返榮耀現場。 
請聽,英雄如是說…… 

演出曲目: 
貝多芬:《艾格蒙》序曲 
Beethoven: Egmont overture,Op.84
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op. 15
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4, op. 58 

劉孟捷-鋼琴

1993年,以一個21歲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生之姿,代替鋼琴大師安德烈.瓦茲(André Watts)於費城音樂廳演出,這個完美的演出登上了費城當地的新聞頭條,也為他贏得許多高度的讚賞。自成功演出之後,一場場大型的音樂會邀約接踵而至,包括在華盛頓甘迺迪中心的演出、費城的巨星系列音樂會,以及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其實在1991年,他就已受邀與紐約少年交響樂團同台演出,而更早在1987年,劉孟捷已登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出生於台灣高雄,曾就讀於高雄鹽埕國小及台北師大附中國中部音樂班,師事李金裡老師及宋允鵬教授。 13歲獲台灣區音樂比賽少年組第一名,14歲獲得亞太少年鋼琴大賽冠軍,立刻受到台灣及國際樂壇的矚目。隨即負笈柯蒂斯音樂學院,跟隨Jorge BoletClaude FrankEleanor Sokoloff等大師學習。 16歲時榮獲米耶克茲洛孟茲鋼琴比賽(Mieczyslaw Munz Competition)以及史特拉汶斯基分齡國際大賽(Stravinsky Competition)首獎。

劉孟捷的演奏事業曙光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罕見疾病中斷,亢奮的免役系統侵蝕了他全身的肌肉、皮膚、關節和心臟等組織。在住院一年多期間,歷經癱瘓、全身無法動彈的日子。醫生一度認為他活下來的機會微乎其微,即使能僥倖存活,也不可能繼續他的鋼琴演奏生涯。但劉孟捷憑著堅毅的決心與嚴酷的物理治療,通過重重考驗,奇蹟似的恢復健康,並繼續活耀在他的演奏舞台上。這一段浴火重生的慘痛歷程,非但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深悟音樂的精髓,使他的音樂境界更上一層樓!

2002年,劉孟捷獲頒艾維理費雪職業大賞(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及費城音樂基金會職業成就獎(Philadelphia Musical Fund Society Career Advancement Award),再度肯定他對音樂的執著與專業水準。而他的演奏行程,除了在美國各大城市之外,更遍佈台灣、日本、韓國、中國、英國、法國、西班牙、保加利亞、委內瑞拉、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除了獨奏家的身份,劉孟捷亦十分熱衷室內樂演出,他常與居住在北美、歐洲、澳洲和亞洲許多音樂家合作,其中亦有知名的華人音樂家,如李心草,林昭亮、胡乃元、曾耿元等大師合作演出。 2011年初更接任芝加哥獨奏家樂集(Chicago Chamber Musicians) 的音樂總監,並計畫將該團帶領至另一新境界。

劉孟捷的才能與對音樂的熱情不僅展現在他豐富的演奏當中,並延伸於教學裡。 1993年,剛畢業於柯蒂斯音樂院的劉孟捷,以年僅21歲的年紀,被該院獲聘為教師。這不僅使他成為該院最年輕的教授,也是柯蒂斯音樂院創校以來第一位亞裔的鋼琴教授。
劉孟捷在​​教學中不僅秉承對原作的尊重,同時擅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並帶給音樂新的動力。對於鋼琴的演奏技巧,他注重身體於指尖的結合及重量的運用,更強調指尖與琴鍵的關係。他在教學中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合作能力。除了幫助學生累積獨奏曲目外,他十分鼓勵學生與其它不同樂器演奏者及聲樂家合作,參與多種形式的室內樂演奏。於是在柯蒂斯音樂院任教期間,他同時擔任過十多年的室內樂演奏教研部主任。
由於劉孟捷體驗到現代派音樂的迅速發展,他以身作則,不斷拓展自己對現代派曲目的範圍,同時也帶領學生一同嘗試對新曲目的研究。在他擔任學校鋼琴系教研部主任時,他開創現代鋼琴音樂欣賞課程,邀請多位著名現代音樂作曲大師親臨講解。這為學生們創造了最直接的平台。

劉孟捷的教學深獲學生們的推崇和肯定,除了在柯蒂斯任教外,也在2006年受邀至芝加哥羅斯福大學(Roosevelt University) 擔任鋼琴教授至今。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