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阿...

每天午睡和晚上睡覺前聽音樂,一直都是我們家小熹的習慣,世國打從我們將小熹回來住就這樣要求著,漸漸的,這個習慣變成一個每天的期待,在躺在床上後要聽到音樂是一個期待。說來好笑,我其實不是一個可以聽音樂睡覺的人,我喜歡安安靜靜的睡覺,對於古典樂的分著樂章帶入的不同情緒的音樂,很不能接受,總抱怨的「這那大聲、那麼緊張的音樂怎麼睡啊?」我還真不能了解,但隨著孩子聽了三年多的音樂,接著第二個女兒也回來了,我很驚訝連這麼小的孩子在短短一個月對於聽音樂睡覺這一件事居然接受度比我還高!

「媽媽,今天我要開音樂」「媽媽,今天我要聽鋼琴的!」「媽媽,今天我要聽獅子王!」「媽媽,這是小提琴的聲音嗎?」,每天就這樣我們討論音樂,小熹總有她愛的曲子,會跟我說她最愛第幾條,然後跟唱,小閱還聽不懂,但是也高興的跟著姊姊有一搭沒一搭的唱,接著又想起姊姊練琴的時候一定要開節拍器,跳下床翻著她的玩具箱,找出那個被姊姊摔壞的節拍器,跟著緊能發出微弱的拍子挑舞著。

我又想起那個曾經世國是學生,而現在已在國外念大學的的亭予,她也在臉書上和同學們說著自己舒解壓力的的方法,就是拿著她的小提琴離開書房狂拉一番,然後彷彿藉著音樂來釋放自己壓力,就著麼妙,拉完後,她覺得自己有辦法在繼續念書了! 我將她的話直接貼過來放在下面,是英文的,不過意思大略就我上面說的:

"found the solution to happiness:
 it's basically doing something you love :) the moment when you can't handle your work or life anymore and just be like "oh well! i could probably care less!" and escape to donner to blast your violin... at least that's what i did and it made me so much happier and much more productive when i come back :)"

doing something you love,做你愛做的事,然後就會變得很快樂,然後就覺得自己可以再承受更多,可以再以更寬廣的心去看這個世界,多希望小熹和小閱也能像亭予一樣去愛音樂阿。

我常常想,若我不是一間音樂工作室的老闆娘,我只是一般對音樂沒有多大概念的家庭主婦或是上班族媽媽,當我想要給我的孩子學音樂時,我會怎麼想?我真的有辦法"預見"我的孩子在音樂上面要學到什麼? 我真的有辦法了解學音樂是需要一段相當長的路,而這一路上就好像是在迷霧中摸索,什麼節奏、音階、手型、姿勢、練琴時間、速度、音樂性、樂理等等,在我陪過小熹後,我知道那些還真的很惱人,而我還能鼓勵我的孩子並堅定的帶著她一起尋找目標?

所以當我碰到帶著孩子進門的家長時,我再怎麼想要表達出音樂這條路的學習歷程,但說出來的往往不及萬分之一,我相信跟著我們進了門的家長也能感受到門後的另一個世界,音樂是棵很難發芽的種子,它必須在適當的溫度、濕度和持續不斷的養分中,突然發芽,但往往還來不及發芽時就被當成是一顆壞掉的種籽丟棄了,不過一旦發出芽的種籽,成長的速度就很驚人,所以我們必須耐心等待。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