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老虎媽媽 V.S. Amy Chua
前幾天因為用餐時,世國看到了新聞播報的有關華裔母親的東方傳統式教育後,便與我提到這件事。他說因為Amy Chua的權威性,讓她的女兒Sophia年紀輕輕的就能登上有名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世國一向相信傳統教育下的孩子比較有抗壓性,學習力強並能有正面人格特性,反觀我這個學外語的,雖說崇尚西方的教育邏輯,卻也知道在東方的社會並不適用,但是傳統的東方教育在某些方面卻又讓我不能苟同。我一剛開始並不能認同世國說的話,但並不是我並不相信強壓的成果表現,而是我並不相信再強壓性下教育會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而這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世國也常說當孩子長大有成就後,他們便自然而然的懂得感謝,問題是,這必須是要用我們的親子關係來賭嗎?難道有成就的孩子才能活得快樂嗎?難道能從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並有個小小的家庭,雖說不是富裕但也舒適自在,這不幸福嗎?
因為我沒看到這篇報導,便上網google了一下,接著Amy Chua這個與我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居然因為她的新書中的其中一篇文章被轉載到美國有名的報紙World Street Journal,引起廣大迴響,接這國際媒體們又競相報導,這顆關於東西教育小小原子彈的引爆了,也炸到我們家了。我將這篇文章在World Street Journal的連結貼給大家: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
Amy Chua是一位華裔耶魯法律教授,而她真的嚇到我了,一個媽媽能夠鐵腕到這個地步,老實說我不得不佩服她,但是要說這是所謂的"東方教育",我又不是那麼認同,但似乎西方國家是這麼看我們的。在看過了幾篇報導後,居然連我常看的一個華裔的媽媽(紐約瘋媽)在她的部落格上也發表了一篇關於Amy Chua的文章,看完後,真的又讓我想了許久,我也順便將紐約瘋媽的的部落格連結到頁面右邊的"好的思維與大家分享",請大家自行點閱,紐約瘋媽Jenny有將Amy Chua所以有關定孩子不能做的事一一翻譯列下,加上她就是活生生在美國的華裔,她被原子彈炸的比較慘些,她的感觸我相信一定比我們更複雜更難為。
在這段被節錄出來的文章中還有提到一段關於Amy Chua和她的女兒Louisa練琴的小故事,因為是和音樂有關,所以我將大致上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那時她才七歲女兒Louisa一直沒辦法順利地讓兩隻手一起彈出一首小曲子叫"The Little White Dounky "那時Louisa還在學兩種樂器--鋼琴和小提琴,事實上Amy Chua只準孩子學這兩種樂器。她們試著練習這首曲子一個星期,但是Louisa還是辦不到,最後她宣布她要放棄。
「回去彈鋼琴!」媽媽命令Louisa
「你不能逼我!」Louisa反抗
「喔!是的,我能!」媽媽接下去
就這樣Amy Chua和她女兒這段抗爭,她女兒也氣得亂踢亂丟東西,不過這都沒有沒有動搖她媽,Amy Chua用盡所有可以威脅她女兒的東西,像是沒有午餐、沒有晚餐、沒有生日派對、沒有耶誕節等等。當Louisa還是繼續彈錯,她便告訴Louisa她是故意彈錯因為她害怕自己真的彈不出來。Amy Chua告訴Louisa不可以懶惰、懦弱、自我放縱和自艾自憐。
終於Amy Chua的先生看不下去便阻止她再繼續逼Louisa,他覺得這樣逼孩子是沒用的。他說或許Louisa真的沒有辦法做到,並問Amy Chua是否有想過這種可能性?
「你就是不相信她」Amy Chua指責她先生
「太可笑了,我當然相信」她先生輕蔑地說
「Sophia在她這個年紀就會彈這首曲子了」
「但是Louisa和Sophia是不一樣的兩個人」她先先指出
Amy Chua非常不認同她先生說的話,她要她先生別擔心,因為她會是那個樂意負起責任的黑臉,而她先生可以當小孩子熱愛的白臉因為他會為孩子們作點心並帶他們去看洋基棒球!就這樣,Amy Chua始終不懷疑自己的信念。這個僵局就這樣過了晚餐到了深夜,Amy Chua堅持不讓孩子放棄,她甚至不讓孩子喝水或是上廁所,她用盡她所有的武器,琴房變成了戰場,終於Amy Chua開始懷疑。
不知為什麼,突然間一切都撥雲見日了,她的Louisa辦到了!她的左手和右手終於可以合再一起了!Louisa非常的開心:「看!媽咪!很簡單耶!」然後她不斷的反覆彈著這首讓他們陷入僵局的曲子。那天晚上她們兩個一起睡在Amy Chua的床上嬉鬧、擁抱著。而幾星期後,當Louisa在獨奏會上表演這首曲子時,其他的家長們走過來對Amy Chua說:「這首曲子真是太適合Lulu了,很有精神也很Lulu!」
寫到這裡,發現我好像在翻譯喔!因為我看來看去,我實在沒辦法不去完整的呈現Amy Chua在上下文想要表達的事,就像是這段節錄出來的文章在西方國家引起軒然大波後,大家一致撻伐Amy Chua,但她告訴大家不要只是從這段節錄出來的文章去看這一件事,在這本書的後面她表示已經從當中受到了處罰。而我連這本書在台灣買不買的到我都不知道,我又怎麼可以在段已經節錄出來的文章中再次"節錄"出我自己認為的事呢?
最後我還是想再加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段話,我將原文節錄在下面並做點簡單的翻譯,若不盡善盡美,也請多包涵:
Western parents worry a lot about their children's self-esteem. But as a parent, one of the worst things you can do for your child's self-esteem is to let them give up. On the flip side, there's nothing better for building confidence than learning you can do something you thought you couldn't.
西方國家的父母親都太在乎小孩的自尊心了。但身為父母親,其中對小孩的自尊心做出最不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讓他們放棄。就另一方面而言,沒有什麼比去學習你可以辦到原本你以為沒辦法做到事,進而去建立信心還要更棒的了!
有時候我們也會常常反思是否我們做的對或錯,但這都沒有正確答案,起碼對每一個孩子都不同,我們只能不斷的嘗試自己和孩子間的那一把尺的長短,而我想我在Amy Chua的這段文章中,我學到的是我們常常都"低估"那把尺的彈性了,是不是我們都比孩子還要早放棄他們呢?是不是我們再多等待他們一點,讓他們知道我們堅持,或許他們便會跟上呢?或許他們進而才會發現原來他們真的可以這麼棒?
但我還是要說,這樣強壓式的教育並不全然是好,也許很多小孩受不了,這種東方式的教育現在也許連東方人都不是很能接受了,更何況是在西方?那些Amy Chua列出一堆她不准孩子做的事,我想除了最後一向"不準不練小提琴和鋼琴外"我沒有一項可以做到的,因為那是我和世國可以給我們孩子一輩子的東西。
希望這本書出來後可以影響過度溺愛孩子們的家長和過度教育的家長,讓孩子可以在愛的平衡點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
因為我沒看到這篇報導,便上網google了一下,接著Amy Chua這個與我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居然因為她的新書中的其中一篇文章被轉載到美國有名的報紙World Street Journal,引起廣大迴響,接這國際媒體們又競相報導,這顆關於東西教育小小原子彈的引爆了,也炸到我們家了。我將這篇文章在World Street Journal的連結貼給大家: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
Amy Chua是一位華裔耶魯法律教授,而她真的嚇到我了,一個媽媽能夠鐵腕到這個地步,老實說我不得不佩服她,但是要說這是所謂的"東方教育",我又不是那麼認同,但似乎西方國家是這麼看我們的。在看過了幾篇報導後,居然連我常看的一個華裔的媽媽(紐約瘋媽)在她的部落格上也發表了一篇關於Amy Chua的文章,看完後,真的又讓我想了許久,我也順便將紐約瘋媽的的部落格連結到頁面右邊的"好的思維與大家分享",請大家自行點閱,紐約瘋媽Jenny有將Amy Chua所以有關定孩子不能做的事一一翻譯列下,加上她就是活生生在美國的華裔,她被原子彈炸的比較慘些,她的感觸我相信一定比我們更複雜更難為。
在這段被節錄出來的文章中還有提到一段關於Amy Chua和她的女兒Louisa練琴的小故事,因為是和音樂有關,所以我將大致上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那時她才七歲女兒Louisa一直沒辦法順利地讓兩隻手一起彈出一首小曲子叫"The Little White Dounky "那時Louisa還在學兩種樂器--鋼琴和小提琴,事實上Amy Chua只準孩子學這兩種樂器。她們試著練習這首曲子一個星期,但是Louisa還是辦不到,最後她宣布她要放棄。
「回去彈鋼琴!」媽媽命令Louisa
「你不能逼我!」Louisa反抗
「喔!是的,我能!」媽媽接下去
就這樣Amy Chua和她女兒這段抗爭,她女兒也氣得亂踢亂丟東西,不過這都沒有沒有動搖她媽,Amy Chua用盡所有可以威脅她女兒的東西,像是沒有午餐、沒有晚餐、沒有生日派對、沒有耶誕節等等。當Louisa還是繼續彈錯,她便告訴Louisa她是故意彈錯因為她害怕自己真的彈不出來。Amy Chua告訴Louisa不可以懶惰、懦弱、自我放縱和自艾自憐。
終於Amy Chua的先生看不下去便阻止她再繼續逼Louisa,他覺得這樣逼孩子是沒用的。他說或許Louisa真的沒有辦法做到,並問Amy Chua是否有想過這種可能性?
「你就是不相信她」Amy Chua指責她先生
「太可笑了,我當然相信」她先生輕蔑地說
「Sophia在她這個年紀就會彈這首曲子了」
「但是Louisa和Sophia是不一樣的兩個人」她先先指出
Amy Chua非常不認同她先生說的話,她要她先生別擔心,因為她會是那個樂意負起責任的黑臉,而她先生可以當小孩子熱愛的白臉因為他會為孩子們作點心並帶他們去看洋基棒球!就這樣,Amy Chua始終不懷疑自己的信念。這個僵局就這樣過了晚餐到了深夜,Amy Chua堅持不讓孩子放棄,她甚至不讓孩子喝水或是上廁所,她用盡她所有的武器,琴房變成了戰場,終於Amy Chua開始懷疑。
不知為什麼,突然間一切都撥雲見日了,她的Louisa辦到了!她的左手和右手終於可以合再一起了!Louisa非常的開心:「看!媽咪!很簡單耶!」然後她不斷的反覆彈著這首讓他們陷入僵局的曲子。那天晚上她們兩個一起睡在Amy Chua的床上嬉鬧、擁抱著。而幾星期後,當Louisa在獨奏會上表演這首曲子時,其他的家長們走過來對Amy Chua說:「這首曲子真是太適合Lulu了,很有精神也很Lulu!」
寫到這裡,發現我好像在翻譯喔!因為我看來看去,我實在沒辦法不去完整的呈現Amy Chua在上下文想要表達的事,就像是這段節錄出來的文章在西方國家引起軒然大波後,大家一致撻伐Amy Chua,但她告訴大家不要只是從這段節錄出來的文章去看這一件事,在這本書的後面她表示已經從當中受到了處罰。而我連這本書在台灣買不買的到我都不知道,我又怎麼可以在段已經節錄出來的文章中再次"節錄"出我自己認為的事呢?
最後我還是想再加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段話,我將原文節錄在下面並做點簡單的翻譯,若不盡善盡美,也請多包涵:
Western parents worry a lot about their children's self-esteem. But as a parent, one of the worst things you can do for your child's self-esteem is to let them give up. On the flip side, there's nothing better for building confidence than learning you can do something you thought you couldn't.
西方國家的父母親都太在乎小孩的自尊心了。但身為父母親,其中對小孩的自尊心做出最不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讓他們放棄。就另一方面而言,沒有什麼比去學習你可以辦到原本你以為沒辦法做到事,進而去建立信心還要更棒的了!
有時候我們也會常常反思是否我們做的對或錯,但這都沒有正確答案,起碼對每一個孩子都不同,我們只能不斷的嘗試自己和孩子間的那一把尺的長短,而我想我在Amy Chua的這段文章中,我學到的是我們常常都"低估"那把尺的彈性了,是不是我們都比孩子還要早放棄他們呢?是不是我們再多等待他們一點,讓他們知道我們堅持,或許他們便會跟上呢?或許他們進而才會發現原來他們真的可以這麼棒?
但我還是要說,這樣強壓式的教育並不全然是好,也許很多小孩受不了,這種東方式的教育現在也許連東方人都不是很能接受了,更何況是在西方?那些Amy Chua列出一堆她不准孩子做的事,我想除了最後一向"不準不練小提琴和鋼琴外"我沒有一項可以做到的,因為那是我和世國可以給我們孩子一輩子的東西。
希望這本書出來後可以影響過度溺愛孩子們的家長和過度教育的家長,讓孩子可以在愛的平衡點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